精神文明
首页» 精神文明» 文明建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2011-2020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2011-2020年)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7-09-21     浏览次数:

     

  序  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教育部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教社科[2006]5号)等文件精神,大力促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时代精神兼具我校自身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发展道路,实现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振兴,特研究制定本规划。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过70多年的学术积累,特别是合校10年来的快速发展,学校不仅在以农林水为主的传统优势学科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也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确立了“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目标。要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就必须从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出发,把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作为战略重点,研究制定未来10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目标与思路。

  今后10年,按照“发挥优势、集中建设、重点突破、追求卓越”的原则,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与发展,实现汇聚学术人才、构筑学科体系、争取重大成果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拓展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三大功能。进一步认识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规律的学术评价体系,完善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相适应的支持保障系统,大力推进成果推广和应用,实现哲学社会科学与农林水等自然学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比翼齐飞,争取为全面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奋斗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一、基本状况

  建校70多年、特别是合校10年以来,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立足学校实际,以我国“三农”领域和区域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为重点,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有长足发展,学科影响力及科研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广大教师锐意进取,勇于探索,涌现出一批学科带头人,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学校的学术内涵,推进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和文化建设。

  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稳步发展的同时,在学科体系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创新能力建设和基础能力保证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与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等学科专业的发展不平衡,还不能适应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历史要求。

  (一)发展现状

  1.学科领域不断拓展

  学校合并10年来,先后组建了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外语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以及林学院艺术系等以哲学社会科学为基本内涵的学院(系、部),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还包括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宣传的党政部门以及图书馆、高等教育研究所等相关单位,专业学科和研究方向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文学和教育学等主要学科门类。

  目前,学校拥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农村金融、农产品国际贸易与政策等7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农村金融、农产品国际贸易与政策、金融学、区域经济学、科学技术史、社会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科技哲学、专门史、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等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金融学、社会工作、农业推广和高校教师6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方向,本科专业16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1个、省级重点学科(林业经济管理)1个,初步形成了以农林经济管理学为优势,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全面发展的学科体系,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有助于培育和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2.队伍建设有所改善

  近年来,通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教育部青年学术骨干教师支持、国家留学基金项目,以及学校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培养及优秀人才引进途径,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才状况有所改善,学缘结构和专业结构相对合理,培养出一批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截止2009年,我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327人(四个院系部为主),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1.8%。其中,教授(研究员)4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7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6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42人,硕士学位获得者3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8人,硕士研究生57人,博士后研究人员3名;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3人;有学校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青年学术骨干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

  3.科研实力持续增长

  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类研究经费和科研项目不断增加。2000年科研经费不到100万元,2009年增加到850多万元,并在获批国家自然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方面有新的突破。学科研平台支撑能力有所增强,我校拥有人文社科类研究机构(研究中心、研究室、研究所)15个,其中省部级7 个,校级8个,有两个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产出规模扩大,获省部级以上奖12项;在农林经济管理、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等领域的优势和实力得到社会认同。发表学术论文和出版学术专著(教材)的水平不断提高,累计出版学术专著、教材79部;发表学术论文2200余篇,其中在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60余篇,被CSSCI收录100多篇。

  4.学术交流日益活跃

  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学校先后与31所国外大学及研究机构在青年教师互访、合作培养研究生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建立了稳定的校际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参加中国农经学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农史学会、中国社会学学会等国家级学术机构的学术活动,参与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农科院及国家相关部委组织的专项调研课题,学校影响力不断扩大。

  (二)存在问题

  1.学科特色不突出,学科体系发育不完整

  与同类型院校相比,除农林经济管理、农业历史等学科具有一定优势外,其他学科及主要研究方向特色与优势不够明显,学科领域之间的科教资源分配不合理、科研发展不平衡,学科的总体优势不突出;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不能协调发展,基础学科相对薄弱、应用学科布局散乱;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数量少且发育水平较低;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还需进一步科学布局和优化。

  2.人才总量相对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

  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性缺编问题在一些学科较为突出;缺少在国际国内知名的学术大师和顶尖的学科带头人,高水平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不足,学历结构偏低,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进一步提高。吸引和汇聚拔尖人才比较困难,学术力量分散,团队意识薄弱,凝聚力不强,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团队。

  3.科研水平总体不高,理论创新能力不足

  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研究水平不高,缺乏体现我校学科综合水平的大型科研项目、重大课题和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和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较少,重复研究较为普遍,科研获奖档次低;研究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学术研究中求真务实的风气不足;学术视野狭窄,关注现实问题的意识不强,与学校承担的主要战略任务结合不够,未能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离“思想库”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4.人文教育功能发挥不够,对文化建设引导力弱

  哲学社会科学对推动学生人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作用发挥不到位。对人文教育的基本内涵、主要任务、教育方法等缺少有深度的、成系统的研究,没有把人文素质教育同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面向全校学生的人文素质课程开发和建设不到位,现有选修课的开设具有相当的随意性,没有形成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体系;对改造学校的文化品味和格调、引领优良学风校风建设、突出学校文化内涵的作用没有有效发挥出来。

  5.相应办学条件建设滞后,科研基础设施较差

  由于投入不足,学院(系、部)教学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装备科研和教学活动的水平不高,没有建立相对完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实验室体系;用于学术活动、外出考察和教学资源开发的经费比较紧张,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制约较大。

  (三)发展机遇

  今后10年是学校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战略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哲学社会科学作为大学办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但也充满新的机遇。

  1.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为新世纪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004年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环境。《意见》把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为哲学社会科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标志着我们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标志着我们党在新形势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性思路已经形成,也标志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此后,教育部和陕西省先后就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决定,出台了多个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政策与措施,这些都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在国家和地方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如何科学应对挑战和困难、如何破解发展瓶颈和问题、如何促进社会和谐、如何实现发展模式战略转型、如何实现统筹兼顾等关系到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这也是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优势、作出贡献、催生成果的大好机遇。

  3.应对我国“三农”问题和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为发挥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和优势提供了重要机遇

  深入研究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农业增效的发展模式、农村制度创新和公共财政转移支付、科技支农政策等一系列涉及“三农”的重大理论性和实践性问题,对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生态环境建设、农林牧资源配置、乡村政治与法律制度建设、农林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主要问题进行宏观性、综合性、超前性系统研究,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课题,可以为中央和西部地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西部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4.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新的战略目标,为加强和发展我校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坚定支撑

  学校确立的“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要求不断拓展办学内涵,特别赋予哲学社会科学重要的历史使命,也对加快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都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带来了机遇。

  二、指导思想、目标与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从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高度,把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当作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在国家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决策指导下,坚持正确导向,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规律,深化发展理念,明确行动纲领。按照“发挥优势、集中建设、重点突破、追求卓越”的原则,大力推进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与发展,使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定位更加准确、结构更加优化、重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并不断促进理论创新、教学创新和文化创新,努力实现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办学目标。

  (二)发展目标

  从2011年到2020年,通过加强学科和教学两方面的建设,拓展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四大功能、完成汇聚学术人才、构筑学科体系、争取重大成果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主要任务,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队伍整齐的格局。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使传统优势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居于国内高校前列,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具有强劲自我发展能力;使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成为进一步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使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社会美誉度大幅度提高,确保向全校提供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通识教学资源,为加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文化熏陶、价值引导和精神激励。

  从2011年到2020年,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11年到2015年,主要任务是抓队伍、打基础、定方向。通过人才强校战略的支持,聚集一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平专家队伍;加大投入,集中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创造必要条件;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国外同类学科的一流水准为参照坐标,依托优势,体现特色,凝练出最具发展潜力和创新性的学科方向,初步构建符合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水准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水平,围绕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取得一批标志性的重大研究成果,争取建成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省级平台,组建5支创新团队,大幅提高科研经费、使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大幅提高。

  第二阶段:从2016年到2020年,主要任务是上水平、显优势、创品牌。做大做强若干优势学科,使之尽快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通过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之间以及哲学社会科学与信息、数理科学的交叉融合,培育富有特色的新兴的、边缘的学科方向;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积极构建大德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把文史哲类的课程教学提高到与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确保有相当数量的此类课程成为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进一步强化提高我校学术队伍的国际化背景,努力开拓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渠道,全面带动研究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将我校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成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省级平台,培养和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学科带头人,组建10支左右研究创新团队,形成结构合理、整体科研水平较高的学术研究梯队,产生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

  (三)基本思路

  1.勇于创新。大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保证。要鼓励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扎实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探索,超越陈见,勇于创新;要提倡学术流派和学术风格多样化。要积极开展和正确引导学术讨论和争鸣,大力支持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自由探索和在国家需求与学科前沿紧密结合的基础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

  2.交叉融合。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与特色,支持交叉学科研究项目和群体,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积极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切实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能力,不断改善我校学科“农强文弱”的结构失衡状况。

  3.汇聚队伍。广泛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形成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大的创新团队,造就国际国内知名的学术大师、顶尖的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中青年学术骨干,争取更多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4.科教结合。把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以高水平的研究保证高质量的教育,以高质量的教育保证创新能力持续提高。要建设高质量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和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大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和博硕士专业的教学水平,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社会责任、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5.服务社会。要积极承担社会服务任务,使学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优势和潜力得到进一步发挥。要在强化学校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中,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并通过参与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项目,加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力度。

  三、主要任务

  1. 以汇聚高水平人才为第一要务,组建学术团队,奠定发展基础

  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点,尽快补充人才缺口,改善队伍结构,提升整体素质。力争经过10年的发展,引进1-2名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引进培养1-3名长江学者、3-4名后稷学者、5-7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学术带头人;引进120名左右国内外综合大学优秀人才,使博士学位获得者比例增加到60%以上。

  ——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充实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力量。要利用好学校“985”和“211”高校的品牌吸引力和人才强校战略的各项政策,广泛延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切实加大中青年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争取在引进优秀学术团队方面有所突破。

  ——积极培养现有中青年骨干,逐步形成合理的学术梯队。完善哲学社会科学青年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制度,有计划地选派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进修、访问和开展学术交流,开拓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继续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提高队伍学历层次。稳定和造就一批学术造诣深、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储备优秀后备人才。

  2.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构筑学科体系,提升综合实力

  学科建设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要系统梳理学校现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我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社科繁荣”计划,按照巩固、调整、提高的原则,进一步凝炼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方向,要在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发展趋势、学校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学科发展方向明、定位准、有特色。

  ——抓重点、入主流。按照将农林经济管理建设成为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的目标,做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经营与管理、农村金融、农业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等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形成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在相关学科主流方向上占有一席之地。

  ——抓结合、重应用。加快发展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对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有重大影响的应用学科,拓展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发展空间。加强哲学社会学科与“农林水”优势学科协同发展。对力量较强、发展较快的学科,要制订个性化计划,予以重点培育和支持。加强区域经济学与农村金融学学科建设,力争建成博士授权二级学科;支持科学技术史等特色学科保持稳定发展;扶持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学科发展。围绕“三农”问题研究和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形成特色和优势。

  ——抓培育、上水平。积极推进交叉学科的融合和新兴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提升社会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科技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水平,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逐步培育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凝炼新的学科内涵和方向。扶持外语学科发展,把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建设好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加强农业科技英语翻译方向学科建设,突出农业特色。

  3.以研究基地和学术组织建设为依托,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学术高地

  围绕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整合校内优质资源,建设一批跨学科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学术组织。争取在未来10年内建成以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985”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若干校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所)为核心和支撑的科研平台体系。

  ——研究基地要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来设立。进一步整合队伍、凝练方向、培育重大成果,为争取列入新一轮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创造条件。经过五到十年的建设,使国家级基地成为有国际对话能力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机构。

  ——按照学校《关于加强学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推进学术组织创新,努力营造合乎学术规范而又富有生机活力的学术生态。通过组织重大科研项目、产出重大研究成果、造就高水平学术人才,探索建立我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发展道路。

  ——要制订战略规划,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基地和学术组织要以学校发展目标为导向,设计制订发展规划。要组织跨学科、跨学校、跨系统的课题组联合攻关,避免因人设事、因人设题。真正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特色鲜明。

  4.以争取科研项目为抓手,提高创新能力,力争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要高度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扩展理论视野,开展理论探索。年均获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不少于15项,年均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经费稳定在1000万元以上。SSCI 及CSSCI刊物发表论文年均稳定在80篇以上。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咨询服务等领域产生代表高水平的原创成果,使我校成为国家“三农” 问题研究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的思想库和人才库。

  ——重视基础研究。要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的长远价值。要稳定支持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基础研究项目。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十年磨一剑,通过长期、深厚的学术积累,产生学术精品和传世之作。

  ——加强应用性和对策性研究。要立足西部,面向全国,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有效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与政策问题,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加强应用对策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拓宽转化渠道,提高转化效率,努力构建服务社会的工作体系,为各级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促进传统研究方法的更新和新研究方法的探索,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个案研究与比较研究、数据分析与田野作业、自然科学方法与社会科学方法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研究方法之间的结合与互补,主动借鉴和运用信息化和其他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研究水平。

  5.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构建体现我校办学特色和时代要求的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体系

  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突出素质教育,推进通识教育,把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体系建设作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中心内容之一。

  ——通过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保证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使我校培养的人才具有正确的人生方向、强烈的国家民族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健全的身心素质和人格;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宽广的知识结构、开阔的思路和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优化培养机制,培养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大文科优秀人才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等学科门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借鉴国外先进教学模式,加快课程体系改革步伐,实现培养方案个性化、学生学习主体化和教学手段现代化。进一步加强国家及哲学社会科学类学院系(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外语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教学条件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划工作,突出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在引领学校文化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为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知识依据和智力支持。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来提升大学文化的思想内涵,用哲学社会科学的文化影响力为师生确立思维方式、道德取向和行为准则提供理性规范,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

  6.以扩大学术开放为契机,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学术交流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要根据科学研究发展的规律,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主动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营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学术环境。

  ——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各相关学院(系、部)和研究机构应根据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定期举办以最新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为内容的学术研讨会,采取国际通行的研讨会举办模式,开展跨学科、跨学校、跨国界的学术交流。

  ——推进学术开放和战略合作。要依托我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创新优势和区位优势,与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建立全面深入的合作关系。要瞄准国内外顶尖学术机构,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和追赶计划,与之建立长效性的合作与交流机制。推进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申报国际基金,营造良好的国际学术合作环境。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按照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要求,开门搞科研,确保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断接触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要积极承担和参与政府部门的重大调研和政策研究课题,直接参与到各类决策过程中去,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尽可能利用各种传播手段,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推向社会、影响公众,转化为决策行为、社会舆论和社会实践。使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团队成为政府和企业真正“用得上、信得过、离不开”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7.以研究平台建设为依托,改善学术研究条件,提高创新能力

  在当代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研究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料库和数据库建设。按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需支撑条件,加大资料库和数据库建设的力度,注重功能优化和资源共享。

  ——建设校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需要,在校外建立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固定观测点、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监测点以及理论研究综合调查基地为主的校外研究基地系统,提高实验观测、数据采集、理论分析、模型验证、政策评价的科学化水平。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载体建设。充分发挥出版社和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在展示和宣传我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方面的重要功能,努力使其成为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竞争力、推进重点学科建设的支撑力量。积极建设和利用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网站,把出版物、学术刊物和主体网站打造成发表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阵地和广大师生及社会公众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窗口和媒介。

  四、支撑保障体系建设

  1.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地位的认识,明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地位

  要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高度,加快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认真研究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和研究的规律,充分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良好环境,把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当作当前和今后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事业的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为了加强对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组织领导,校党委要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建设工作,要充分发挥校党委在统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把握发展方向、研究制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作用;学校要从人才培养、岗位设置、成果奖励、物质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提高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提供必要保障;组建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重大规划问题上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进一步向学院(系)下放学科和专业建设与管理的自主权,构建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学科管理体制与模式。党委宣传部和学科办共同负责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的编制,学校成立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处(挂靠科研管理处),与教务处、人事处、推广处等部门分工负责相关任务,经管学院、人文学院、外语系、思政部等单位作为主要力量落实各项规划任务。

  3.建立与完善适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和要求的学术评价体系,形成正确激励导向

  建立健全以质量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要特别强调创新研究,把是否发现新问题、挖掘新材料、采集新数据、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和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成效等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主要指标。实行分类考评制度,要根据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专业教师教学科研活动的特点制定相应考评标准和办法。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鼓励健康的学术批评,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和切磋,净化校园学术空气,创造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学术环境。要严格教育教学纪律,杜绝在教材、讲义、课堂中出现错误观点和言论,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不给错误思想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

  4.要统筹规划,完善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支持保障系统

  逐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投入力度,学校用于支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科研专项经费要逐年有所增长。重点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引进人才的支持力度。校园建设规划布局要考虑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需要,以新一轮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为契机,建设学校文科大楼,加强图书资料、信息网络、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学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科研的设施和条件。

  5.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

  体现学校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不断扩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以满足社会实践需要、回应现实发展要求来拓展和延伸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功能。要把握不同类型研究成果在宣传、推广和应用中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成果宣传推广方案,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的宣传推广应用工作纳入科研管理的全过程。要把研究成果的社会应用情况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和应用的力度,不断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社会效益。

版权所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试验农场

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曹新庄  电话:029-87092380

网站负责人:黄伟 管理员:雷和涛 技术支持:绿道软件